聯準會獨立性面臨新挑戰
首先,談談聯準會主席鮑爾上週在傑克森洞全球央行年會上的演講。他的發言並未改變我們的基期展望:我們預期聯準會將逐步降息,可能從9月開始,先降息25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回調至3.0%至3.5%的中性區間,預計會在2026 年 5 月鮑爾任期結束前完成。在演講中,鮑爾提到就業面臨下行風險,以及關稅效應的暫時性,作為政策「可能」需要調整的理由——他並未承諾,但暗示聯準會打算在9月宣布降息25個基點,這是他能釋出的最明確信號。然而,他也強調,至少在他剩餘任期內,利率回歸中性的過程可能是漸進的,並取決於通膨壓力是否為一次性事件。
但傑克森洞全球央行年會的焦點已被其他事件取代:美國週一晚間,美國總統川普宣布以「正當理由」解除聯準會理事庫克(Lisa Cook)的職務。庫克迅速回應表示「法律上並無解除職務的正當理由」,她不會辭職。此舉可能會影響外界對聯準會獨立性的看法,儘管其對聯準會政策及利率的潛在影響仍不清楚。
總統解雇聯準會理事的權力
今年稍早,最高法院確認了聯準會作為準私人機構的特殊地位,其理事只能因「正當理由」被解除職務——這通常僅限於詐欺等嚴重不當行為。該裁決在川普威脅解除鮑爾職務後,曾一度緩解了外界對聯準會獨立性受損的擔憂。
但川普的新聲明再次引發疑慮。他援引聯邦住房金融局局長普爾特(Bill Pulte)提出的刑事舉報,指控庫克在2021年抵押貸款協議中做出虛假陳述,作為「正當理由」的依據。然而,庫克否認這些指控,相關爭議可能進入司法程序。
對聯準會人事與政策的影響
我們認為,這件事不只是關於庫克個人。尤其是在川普公開施壓聯準會降息已持續一年之久的背景下,這些指控帶有政治色彩。
雖然更換庫克不會直接改變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的投票多數,但她的席位可能影響聯準會理事會在任命地區儲備銀行總裁等事項上的投票結果。
各地區儲備銀行董事會提名的總裁任期為五年,但最終任命需由聯準會理事會批准。理事會會在每五年一次的週期(以「1」或「6」結尾的年份)中,於2月底重新任命所有總裁;這通常是形式上的程序。
當2026年2月再次進行重新任命時,若理事會多數成員傾向川普,理論上可能否決或重塑未來五年的地區儲備銀行領導層。五位地區儲備銀行總裁也會輪流擔任FOMC投票成員(紐約聯準銀行總裁除外,其席位為永久),因此若名單因政治因素而改變,可能會影響長期的政策決策。
目前尚無先例,但部分法律學者認為,若聯準會理事會有四人多數,也可能在五年任期之外解除地區銀行總裁職務,但必須提出理由。
未知領域
整體而言,這一切屬於未知領域。庫克的解職案可能會進入司法程序,並需要時間處理。若庫克無法取得法院禁令阻止總統決定,她的席位可能在訴訟期間保持空缺。
即使法院最終支持庫克因「正當理由」解除職務、共和黨掌握多數, 參議院對是否會覆議新任理事仍不確定。關鍵共和黨參議員已私下表達不願任命過於政治化的聯準會主席,這種態度可能延伸至整個理事會。聯準會受到的關注可能使參議院及參議院銀行委員會更難覆議一位過於政治化、黨派傾向過強或過於鴿派的候選人。任何覆議程序都可能漫長且困難,導致聯準會理事會長期空缺。
即使川普任命的理事獲得參議院覆議,仍不確定各理事會成員面臨重新任命地區銀行總裁問題時會怎麼做。根據彭博社透過《資訊自由法》取得的報導,現任聯準會理事沃勒(Christopher Waller)與鮑曼(Michelle Bowman)在2022年芝加哥聯準銀行總裁古爾斯比(Austan Goolsbee)的任命投票中選擇棄權(古爾斯比仍以多數票通過),但棄權遠不如打破數十年先例、投票解除現任總裁來得具影響力。
對利率與市場的影響:更多不確定性與風險溢酬
川普今年對聯準會官員的批評集中在他們拒絕降息上。然而,若為了降息150–175個基點 (如部分川普政府官員所主張)而打破聯準會的長期運作規範,可能不會降低長期公債殖利率。
儘管市場反應目前相對平靜,但若外界認為聯準會獨立性受損,可能導致更大的不確定性、更高的期限溢酬,以及更陡峭的殖利率曲線,這些都可能抵消降息的效果。美元走弱也可能引發通膨,使長期名目債券殖利率承壓。美國通膨連結債券(TIPS)的平衡通膨率目前反映相對溫和的前景,長期通膨風險有限,但這種情況可能改變。
我們仍認為鑑於現有制度架構仍在運作,且任何前所未有的行動都需時間進入司法程序,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大幅快速降息的可能性非常低。聯準會獨立性仍有許多理由值得放心。然而,即使風險看似不高,川普政府的新策略仍值得投資人關注。
即使每位聯準會候選人單獨看起來都很合理,但若出現四人組成的投票集團,願意對地區儲備銀行總裁行使否決權,甚至對經濟數據的完整性造成風險(例如最近美國勞工統計局局長被解雇),將使貨幣政策與整體經濟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投資人在進行投資組合配置與分散風險時,終將面對這些挑戰。警語
所有投資均有風險且可能造成損失。有關金融市場趨勢或投資組合策略的陳述與聲明,均以當前市況為準,市場狀況仍將有所波動。概不保證相關投資策略必然適用於任何市況,或適合所有投資人。個別投資人應自行評估個人長期投資能力,尤其是在市場下跌期間。展望及策略有可能變動,恕不另行通知。
PIMCO提供服務給合格機構、金融中介機構及機構投資人。個別投資人應諮詢財務專業意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做出最適合的投資選擇。本資料包含了基金經理人的見解,相關見解可能有所異動,恕不另行通知。本資料之發布僅供資訊參考之用,不應視同投資建議,亦不得視為推薦任何特定證券、策略或投資產品。本文資訊均得自經研判為可靠之來源,惟不保證必然正確無誤。未經明文書面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複製或在其他刊物引述本資料的任何內容。PIMCO是Allianz Asset Management of America LLC 在美國和全球各地的商標。品浩是Allianz Asset Management of America LLC 在亞洲各地的註冊商標。
CMR2025-0829- 4785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