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週期市場展望

關稅、科技、轉型

鎖定具吸引力的債券殖利率有利於長期報酬,尤其在各國央行降息,及關稅效應對全球經濟成長與通膨構成風險的情況下。
Tariffs, Technology, and Transition

投資啟示摘要

債券殖利率提供穩健投資機會,現金利率則可能下滑

在各種經濟情境下,鎖定當前具吸引力的債券起始殖利率,有助於在未來幾年獲得強勁報酬與收益潛力。由於類現金相關的投資,其利率可能隨央行調降政策利率而下降,我們預期債券表現將優於現金。我們偏好短期與中期債券。

全球多元分散可提升超額報酬潛力

許多國家的實質與名目殖利率皆具吸引力,投資人可善用當前全球固定收益市場中難得的豐富投資機會。跨地區與貨幣的多元配置,是強化投資組合並獲取報酬來源的有效方式。

相對價值可作為公開發行與私募信貸市場的指引

傳統上公開發行與私募信貸的分界,正逐漸轉向更加整合的觀點。我們認為這些市場間存在連續性的投資機會,應根據流動性與經濟敏感度的差異進行評估。我們聚焦於高品質資產,並看好資產抵押融資的強勁報酬潛力。

圖1:關稅實施前全球工業產出與對美貿易大幅躍升

第一個線圖描繪了2022年1月至2025年6月的全球工業生產情況,整體呈上升趨勢,並在2025年初達到高峰。第二個線圖顯示在同一時段內世界出口至美國的情況,同樣在 2025 年初達到峰值,而在美國實施關稅後大幅下降。
資料來源:Haver Analytics 與 PIMCO 計算,截至2025年8月。
  • 第二,高額有效關稅並未壓抑中國生產與貿易,其反而在初期刺激東南亞經濟體成長,而這些國家如今轉銷更多商品至美國。美國正透過對這些「鏈接國(connector countries)」商品加徵額外關稅來加強管制。
  • 第三,許多美國企業並未透過漲價來因應,而是專注於成本管理與擴大市占率。這可能導致無法轉嫁額外成本的小型與中型企業出現裁員潮。

前景展望於2026年將獲改善。美國家庭與企業可能將受惠於新的減稅與抵免措施。在德國、中國、日本與加拿大等國,我們預期目標性的財政寬鬆政策,包括基礎建設投資、國防支出與減稅,將抵消美國貿易政策的部分拖累。

在財政限制較嚴格的國家,負擔將更多地落在該國央行身上。對貿易依賴度高且政策利率偏高的國家,如巴西、墨西哥與南非,預期將更積極地降息,尤其是在貿易加權美元持續走弱的情況下。

AI人工智慧投資熱潮持續延燒

科技投資持續強化美國經濟的韌性,並支撐似不見頂的股市走勢。預期AI人工智慧相關的資本支出(見圖2)於2026年仍將是美國投資成長的主要動能。隨著AI應用日益普及,資料中心與專用晶片等基礎設施的投資可望持續強勁。在政府獎勵與產業運用目標推動下,中國也正積極擴建AI基礎設施。

圖2:AI驅動的資本支出已成為美國實質GDP成長的重要貢獻來源

線圖追蹤了 1994 年 9 月至 2025 年 6 月期間科技投資對美國 GDP 成長的貢獻,該貢獻隨時間而變化。2025年,科技投資占比從2024年12月底的15個基點大幅上升至110個基點。
資料來源:美國商務部、Haver Analytics 和 PIMCO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計算。

科技也開始重塑勞動市場。擁有資源可投資AI的大型企業,能降低對人力的依賴,同時擴大市占率。科技公司則已開始減少初階職位的招聘,這導致16至25歲族群(包括大學畢業生)的失業率上升。

對制度的挑戰加深不確定性

川普政府的行動正在重塑包括聯準會在內的傳統制度。今年8月,川普總統以涉嫌房貸詐欺為由,解雇聯準會理事庫克(Lisa Cook)。該案件目前仍在訴訟中,但此舉顯示川普總統可能試圖在2026年前,即聯準會主席鮑爾及所有地區聯準銀行總裁任期屆滿之前,重新調整聯準會理事會的組成,以符合其政策偏好。

儘管如此,仍有充分理由相信聯準會將繼續作為一個獨立於短期政治影響的機構。市場目前預期政策利率接近3%,與中性利率估值一致,但一項關鍵風險情境是川普政府可能重塑聯準會領導層。

經濟成長、通膨與貨幣政策的走向分歧

在歐洲,美國對國防支出的要求促使北約盟國重新作出承諾,但也加重了預算壓力。德國的財政擴張計劃聚焦於國防與基礎建設投資,這將影響其債務走勢與歐盟更廣泛的財政協調。

其他歐元區經濟體的財政空間較小,可能會在其他領域進行緊縮政策來抵消國防支出。這些趨勢將使法國的財政挑戰更加複雜,該國需要更實質性的改革。

全球經濟成長似乎已達高峰。我們預期2025年經濟在關稅引發的調整下成長放緩。在基期情境中,這些調整可在不引發經濟衰退的情況下進行,並在2026年回升至約3%的成長趨勢。然而,由於預防性投入掩飾了疲軟跡象,短期風險偏向下行。

隨著關稅相關影響的顯現,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可能會放緩。

中國經濟成長已開始降溫。政府的支持沖銷了部分貿易的壓力與國內的挑戰,但可能需要更多。新興市場方面,在面臨貿易衝擊、財政空間有限,與貨幣政策傳導速度放緩的情況下,成長疲弱與貨幣走強為降息提供了空間。

全球通膨在2026年大致應會保持溫和,但區域間將出現分歧。若沒調整貨幣,關稅將導致美國與其他地區間相對物價進行調整。

美國仍可能延後達成2%的通膨目標。預期美國以外的已開發市場將在2026年趨近各國央行2%的通膨目標。產能過剩將使中國的通膨維持在接近零的水準,而中國出口轉向其他市場也將壓低海外價格。在新興市場,我們預期通膨將維持在各國央行的舒適區間內,但若貨幣走強,則可能面臨通膨低於預期的風險。

全球貨幣寬鬆勢將持續。隨著通膨降溫,英國央行與澳洲央行可能會更積極地降息;歐洲央行與加拿大央行則因其政策利率已接近中性水準,調整較小;日本央行則是例外,其政策利率仍低於中性水準,且有升息預期。若美國關稅衝擊加劇、財政寬鬆措施無法有效抵消影響,各國央行仍有大於目前市場已反映的降息空間。

聯準會必須在更緊縮的移民政策、AI驅動的勞動力替代,以及關稅相關衝擊之間取得平衡。短期的關鍵問題是:勞動市場風險是否已顯現,並導致失業率上升。

未來幾年,AI與自動化帶來的生產力提升,是否足以抵消移民政策對勞動供給造成的衝擊,這仍有待觀察,而2026年的財政政策將提供更多支撐。若生產力未能提升,在供給受限的情況下,經濟需求回升可能導致通膨更持久—這對任何一位聯準會主席而言都是充滿挑戰的環境。

圖3:全球殖利率吸引力持續

線圖追蹤了 2020 年 8 月至 2025 年 8 月幾個已開發經濟體的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在此期間,美國、英國和澳洲的殖利率從 1% 以下上升至 4% 至 5% 之間,日本的殖利率從零上升至 1.5% 以上,德國的殖利率從零以下上升至接近 3%。
資料來源:PIMCO 和 Bloomberg,截至 2025 年 8 月 31 日。

在此背景,今年有布局存續期間(衡量債券價格對利率變動的敏感度,長天期債券多敏感性較高)的投資應已有亮眼表現,受益於殖利率曲線陡峭化的投資部位帶來穩健的報酬。

目前,我們整體仍加碼存續期間,偏好美國存續期間,以及在英國和澳洲進行選擇性配置,儘管隨著殖利率在我們的參考區間內下調使信心已略低於年初。我們偏好全球各市場中短期與中期債券,並加碼五年期美債為下行風險提供避險。

我們維持對殖利率曲線陡峭化的看法,但偏好度有所減弱。我們聚焦短期債的投資機會,而非長端期賣壓造成的變動。

全球投資機會

跨地區與貨幣的多元化配置,正成為挖掘超額報酬潛力的重要方式。投資人可善用當前罕見且具吸引力的全球投資機會。

我們持續減碼美元,雖然我們不預期其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會改變。考量美國面臨赤字上升等風險,我們認為在全球市場中進行多元分散配置是合理的。在新興市場本地債方面,我們偏好秘魯與南非的存續期間。

實質資產可作為對抗通膨不確定性的避險工具。美國通膨連結債券(TIPS)價格中隱含的高實質殖利率與低通膨預期,使其成為對降低膨衝擊的低成本避險工具。大宗商品亦有助進一步強化通膨避險效果與多元分散配置。

信用

企業信貸基本面穩健,但我們認為其他固定收益領域提供更佳的風險報酬比。在利差收窄且經濟前景不明的情況下,我們對企業信貸僅維持有限的曝險。我們偏好高順位結構性信貸以及與高品質消費者相關投資標的。我們建議對槓桿及中斷風險高的較高經濟敏感度較產業持謹慎看法,尤其是那些與貿易相關領域。

我們維持加碼結構性信貸與投資等級信用衍生性商品指數,同時減碼現金企業信貸。我們加碼機構房貸抵押證券,並偏好較高息票債種。

我們看見公開發行與私募市場的連續性投資機會。

我們在信用市場中持續發掘相對投資價值,不再聚焦於公開發行與私募信貸的差異,而是視其為一連串的投資機會,並依據流動性與經濟敏感度進行比較評估。

我們專注在具流動性且高品質的資產,並看好資產抵押融資的報酬潛力。我們也偏好具長期成長動能的投資主題,包括航空融資與資料基礎建設,這些領域資本需求龐大且持續成長,擔保資產基本面穩健,且放款人的進入門檻高。最後,我們也積極把握部分估值已經重置的領域,特別是以高品質資產作為擔保的不動產債務機會,以及基本面強韌的產業。

總結

在當前複雜的全球環境中,主動式投資經理人可運用多種工具來掌握廣泛的投資機會。具吸引力的債券殖利率提供了長期投資機會,尤其是在各國央行降息時固定收益總報酬潛力可望提升,並削弱類現金投資報酬的情況下。

此外,全球多元分散配置以及對公開發行與私募信貸市場的整合性觀點,為提升投資組合韌性與增加報酬來源提供了機會。主動式投資人可在各地區與貨幣間掌握實質與名目收益,同時根據流動性與經濟敏感度,在信用光譜中評估投資機會。

債券殖利率、全球多元分散配置,與信用光譜分析等投資策略結合一起,可建構一套穩健的投資框架。

論壇簡介

我們的投資流程奠基於週期市場展望與長期展望論壇,在風險及投資機會上,提供投資組合經理人360度的視角,讓他們能從全球團隊中汲取最佳投資見解。

The Fragmentation Era

專家

選擇所在地區


Americas

Asia Pacific

  • Japan

Europe, Middle East & Africa

  • Europe
Back to top

離開PIMCO.com

您正在離開PIMCO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