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面上文字:施百麗(Kimberley Stafford)PIMCO全球產品策略團隊主管
施百麗: 提到資產抵押融資,我們看到投資等級資產抵押融資崛起。這如何影響投資人看法,如何作為現有私募信貸投資組合的額外投資部位,並更廣泛地整合到投資組合中?
畫面上文字:施禮誠(CHRISTIAN STRACKE )PIMCO集團總裁
施禮誠(CHRISTIAN STRACKE ): 我們還沒遇過任何一位客戶說想取代固定收益配置;我們有很多客戶擁有固定收益配置。我們觀察許多客戶,他們認為隨著銀行退出部分領域,他們錯失了歷史上高品質銀行信貸的投資機會。我們希望除了固定收益投資組合,也能把握這些投資機會。
至於近期一些關於資料中心交易的新聞,那些是什麼?其實就是專案融資。是的,它們很複雜、很新、很創新,同時也要考慮技術革新。在專案融資中,你必須經常考慮這些因素,並且需要深入結構設計。
專案融資中一直都有大量深入的結構設計。不同於以往的是,過去一筆數十億美元的專案融資交易通常由一家主辦銀行或一組主辦銀行承做,然後在銀行間聯合銷售;不會進入市場,不會流向資產管理公司。
現在,這種情況正在改變,但以前的模式還沒完全退場,銀行仍在進行大量專案融資。我們並不是在傳達「銀行退場,資產管理公司接手」的訊息,它更像是轉向混合模式。
這些大型資料中心交易擁有很長的存續期間,在美國的共和第一銀行倒閉後,銀行對資產負債錯配更加敏感,因為這正是導致其倒閉的原因。瑞士信貸本身也有嚴重的資產負債錯配問題。因此,銀行對資產負債錯配以及某些專案融資交易的存續期間更加謹慎,導致銀行更不傾向如此,而不是它們不能承做。
它們當然可以組成幾十家銀行的集團來承接大型專案融資交易,但它們只是想避開特定風險。這不是因為它們擔心信用,而是因為存續期間、利差存續期間等問題。這正是資產管理公司需要介入並加以發揮的地方。這些都是非常單純的信貸交易。
這些是我們職涯中見過的最特別的風險調整報酬之一,至少從我1997年以來的經驗是如此。而且,在流動市場利差極度緊縮的時期,能看到這些非常具吸引力的風險調整報酬,確實反映了信貸市場正在發生的轉型。
施百麗: Christian,你談到銀行緊縮以及這將帶來的變化,但請再談談你認為產業將如何演變,以及我們如何做好萬全準備?
施禮誠: 當然。這個產業將朝著結合公私募市場的方向演變。這正在發生,你已經聽過、看過,且未來會越來越多。資產管理公司需要能夠為借款人提供投資解決方案,不論是私募或公開發行交易,或是介於兩者之間的模式,這已經在發生。
目前已經有許多這樣的情況,未來會更多。固定收益不會消失,現在市場對較高收益投資解決方案的需求非常強烈。實質利率這麼高,對固定收益以及需要收益來源的投資人而言,真的是一大福音。
因此,固定收益將保持高度相關性,同時也將成為我們持續擴展私募市場並在整合公私募投資機會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