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經濟路線圖

中國成長動能面臨新挑戰

經濟路線圖摘要每週經濟重點,分享PIMCO經濟學家及其他專家在分析相關數據後的觀點。
China’s Growth Engine Faces Fresh Challenges
中國成長動能面臨新挑戰
Headshot of Tiffany Wilding
Headshot of Stephen Chang
 | 閱讀時間{read_time} 分鐘

儘管中國房地產產業大幅衰退,該國仍能維持相對穩健的經濟成長,但如今面臨新一波挑戰,包括全球貿易障礙升高與內需再度轉弱。展望未來,過剩的工業產能與持續累積的庫存可能加劇通縮壓力,迫使政策制定者必須進一步刺激內需,或接受更緩慢的成長步調。中國近期召開的四中全會已承認這項經濟現實。然而,中國能以多快的速度將成長模式轉向內需導向,仍是關鍵所在。

圖1:中國最新的季GDP資料顯示其成長模式存在風險

This bar chart shows contributions by category to China’s real (inflation-adjusted) quarterly gross domestic product from the third quarter of 2022 to the third quarter of 2025. In the latest quarter, real domestic private demand was a significant detractor at −1.4 percentage points, even though it was the largest contributor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2025. Inventory has been the largest contributor to real GDP the past two quarters.
資料來源:Haver Analytics、China Economic Information Center(CEIC),及 PIMCO 依澳洲央行方法所做之計算

這項GDP拆解結果與我們從中國貿易夥伴彙整的貿易與庫存衡量,以及中國自身的詳細產業數據相互印證。事實上,貿易夥伴表示,中國出口成長自去年以來已大幅放緩。名目成長率可能大約持平,物價調整後成長率僅小幅上升;同時,根據詳細產業資料計算的存貨銷售比則持續上升。

整體而言,最新數據顯示:儘管報告的實質GDP成長優於預期,中國內需近期已走疲,且貿易成長放緩(與非洲的貿易為例外)。即便面臨這些困境,中國生產仍保持強勁步伐,原物料與成品庫存持續累積。

PIMCO投資觀點

經濟和市場評論

後續美國貨幣政策的走向,很大程度仍可能取決於勞動市場的變化。

經濟和市場評論

聯準會指出美國勞動力市場風險上升,是其放寬貨幣政策的主因。

經濟和市場評論

美國聯準會指出,美國經濟面臨風險,可能需要調整政策立場;換言之,可能會降息。

經濟和市場評論

在全球不確定性中,歐洲面臨經濟成長放緩,但將受益於更高的穩定性。

經濟和市場評論

歐洲經濟成長放緩以及通膨趨勢,將是決定歐洲央行未來政策走向的關鍵因素。

經濟和市場評論

聯準會在7月會議上幾乎未提供前瞻指引,語調略偏鷹派。

經濟和市場評論

我們預期聯準會將根據美國勞動力市場走向,於下半年恢復逐步降息。

經濟和市場評論

聯準會官員保持耐心,可能會等待美國勞動力市場出現明顯疲軟的證據後,才會考慮降息。

經濟和市場評論

貿易失衡的可持續調整將需要支持性的貨幣與財政政策,而不僅僅是貨幣干預。

經濟和市場評論

即使川普總統表示他無意解僱聯準會主席鮑爾,川普政府或許會測試支持聯準會獨立性的法律。

經濟和市場評論

美國經濟成長和通膨前景取決於美國供應鏈是否能相對快速地從中國轉移,此過程將不會是順利的。

經濟和市場評論

美國總統已表示關稅具一定程度的彈性,但仍堅持其更廣泛的貿易政策進程。

選擇所在地區


Americas

Asia Pacific

  • Japan

Europe, Middle East & Africa

  • Europe
Back to top

離開PIMCO.com

您正在離開PIMCO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