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貨幣政策在通膨之間取得平衡
聯準會在9月下調政策利率,以支撐經濟與就業,反映其在「物價穩定」與「最大就業」雙重目標間的風險平衡。然而,美國通膨率仍高於聯準會目標,且相較全球主要經濟體仍偏高。
我們預期聯準會將進一步降息,但不會回到接近零的利率水準,以避免再度引發通膨回溫。通膨預期的穩定性,對聯準會決策的重要性不亞於當前物價與近期趨勢。迄今為止,關稅相關的物價壓力尚未明顯影響通膨預期。
全球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通膨

關稅衝擊後,股市多頭情緒回歸:股價並未顯示經濟衰退,但其中有多少是泡沫?
股票盈餘與10年期公債殖利率之差

資料來源:Bloomberg與PIMCO 計算,截至 2025 年 8 月。股票盈餘收益率為 1 年預估盈餘除以 SPX 指數價格。過往績效並非未來表現之保證或可靠指標。
市場定價反映長期不確定性
儘管股市看似樂觀,且通膨預期目前似乎穩定,但較高的政策不確定性使中期美國公債殖利率維持在高檔。
美國10 年期公債殖利率與名目中性利率的差距已超過聯準會所暗示的水準,顯示市場對長期風險的定價提高。此現象可能推升長期利率,也反映市場對未來通膨與成長的不確定性升高。
聯準會言論以及10年期美債殖利率與中性利率之間的利差

資料來源:Bloomberg與 PIMCO 計算,截至 2025 年 8 月。鷹鴿指數透過分析央行溝通內容,評估其貨幣政策傾向。名目中性利率(亦稱 r* 或 r-star)為一項估算值,代表不刺激亦不抑制經濟成長的利率水準。名目利率採用 Laubach-Williams 模型計算。過往績效並非未來表現之保證或可靠指標。
長期趨勢再現:美國基準債券指數殖利率高於政策利率
自2024年底以來,彭博美國綜合債券指數殖利率首度超越聯準會政策利率,並持續維持此趨勢,突顯債券投資的吸引力。過去基準債券殖利率低於政策利率的情況極為罕見,疫情前僅出現過四次。
高起始殖利率為固定收益資產帶來具吸引力的投資機會。
歷史經驗顯示,債券在多種降息情境下表現優異,且政策利率下調後,債券殖利率通常隨之下行。
彭博美國綜合債券指數的最差殖利率與聯邦基金利率

資料來源:美國聯準會、彭博,截至 2025 年 9 月。最差殖利率(Yield-to-Worst)是指在發行人未違約的情況下,投資人可能獲得的最低殖利率。過往績效並非未來表現之保證或可靠指標。
德國與美國通膨連結債券的市場訊號
展望美國以外的市場,另一長期趨勢在疫情後復甦期間再度浮現:德國 10 年期通膨連結債券(Linkers)殖利率已連續兩年維持正值,結束過去十多年負值的狀態。
然而,德國 10 年期通膨連結債券殖利率仍遠低於美國通膨連結債券(TIPS)。美國通膨連結債券殖利率自 2023 年以來維持在約 2%,而在全球金融風暴後的低通膨環境中曾一度為負。
更高的通膨連結債券殖利率,進一步顯示在當前不確定的總體環境下,固定收益資產具備吸引力與風險管理優勢。
美國與德國 10 年期通膨連結債券殖利率

資料來源:彭博、 PIMCO,截至2025年8月。過往績效並非未來表現之保證或可靠指標。